top of page
Anchor 14

Q13.你們臺灣為什麼有這麼多機車?

       為何機車會在臺灣如此普及呢?依據交通部統計處九十年台灣地區機車使用狀況調查摘要分析的報告指出,國人喜歡使用機車的原因為:機車機動性高、停車容易、使用成本低及機車使用者之高度習慣性等所致。機車經歷了這半個世紀的發展,雖然陸續有其他更高科技的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為何機車仍能在台灣歷久不衰呢?以下試著來分析其因素。

 

一、臺灣路狹人稠

       因臺灣之前以務農為主,田埂即為人通行的道路,而田埂又相當的狹窄,其他的交通工具較難進入。而且臺灣的人口密度又極高,之前又沒有都市計畫的概念,所以人口密集的都市或平原的道路規劃相當不整齊,就連道路要改建或重新規劃,都須徵得土地所有權人的同意,增加道路改建的困難度。

 

二、平易近人、大眾化的形象

       機車價格較其他運輸工具便宜,且隨著國民所得的提昇,家家戶戶幾乎都買得起機車,而且機車簡單易學、考照容易、用途廣(載物、載人、郊遊、中短程旅行),停放家中又不佔空間,再加上在台灣這個大眾運輸系統不發達的大環境裡,人們自然樂於選擇停於家中隨時可用的交通工具,況且機車省油,油錢比大眾運輸票價便宜許多,機車的服務據點又多,維修不成問題。

 

三、便宜、維修成本低廉、使用年限長

       機車不管其購買成本與維修成本,在臺灣眾多的運輸工具中,均屬於較低成本的一個層面。除了以上的購買成本與維修成本之外,機車在能源的損耗上也比汽車等運輸工具來的低廉許多,汽車一公升的汽油約能行駛十公里,而機車一公升的汽油約能行駛三十公里。就機車而言,「養」一部機車只需汽油錢、偶爾加點機油及機車牌照稅,但若要養一部汽車,除了汽油錢、汽車牌照稅外,汽車內外的保養、清潔、內部裝潢⋯⋯.加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另外,在正常的情況下使用一部新購的機車,並按照機車手冊所寫的操作手冊對機車進行定期維修與保養,通常機車用個五~八年以上,應該是相當稀鬆平常的事。

 

四、便利性

       如果一樣產品,只具有便宜的優點,但是使用上卻有極大的不便,相信該產品還是會很難被消費者接受,而機車就具有通行的方便及停車的方便,因為機車可以輕易穿梭於台灣狹窄的道路與擁擠的車陣中,對於趕時間的人來說是很方便的,而在擁擠且停車位一位難求的台灣市區,機車的停車問題也不像汽車般的令人困擾。另外,機車的機動性較高,在短程運輸時,能有更好的便利性、行動力。除此之外,機車在考照時,也較汽車來的容易許多,上手快速。

 

五、氣候及經濟條件適合

       臺灣處熱帶及副熱帶,一年四季如春,氣候變化不大,四季都適合騎機車,台灣的經濟條件讓大多數人都有能力負擔得起機車的費用。

 

六、長年累積的習慣—科技依賴

       以機車代步,在臺灣已行之有年了,使得年輕的下一代也習慣了此種代步的方式,尤其是一些大眾交通工具較不方便的地方,而且年輕人可以很輕易的就學會騎機車,使得騎機車代步的文化傳承,可以很輕易的傳到下一代。

 

七、缺乏便捷的大眾運輸工具

       檢視臺灣的大眾運輸工具,除了台北的公車與捷運系統設置較為完善以外,其他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還是無足夠誘因吸引民眾放棄以汽、機車來代步,即便是大眾運輸條件最好的台北市也有近六成機車使用率。如高雄的捷運雖然方便,但因捷運站與公車系統無法相互配合,民眾離開捷運站後,往往還要等二、三十分鐘才能搭到公車,於是民眾還是會選擇以較機動性的機車來代步。推動大眾運輸必須要重視人本環境之塑造,由於大眾運輸無法如私人運具提供門到門(Door-to-Door)的服務,因而步行、候車環境與轉乘空間之規劃設計就極為重要

 

       綜合以上的種種因素,可知機車何以會被臺灣的民眾所選擇使用,而且當台灣的機車市場趨向飽和時,機車業者就在機車的造型上求新求變,並且開發女性的消費市場,推出適合女性騎乘的機型,並且將他們的銷售範圍擴展到國外去。

 

  • 小字典:  摩托車:Motorcycle/方便的:Convenient

© 2023 by Graphic Design Porfolio.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