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7

Q6.你們臺灣跟中國的文字差別在哪?

   

       簡單而言,臺灣用得是「正體中文」,為中文傳統漢字,也是目前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標準,英文寫作「Traditional Chinese」,中國用得是「簡體中文」,也就是英文稱得「simplified Chinese」。

  

     正體中文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書寫系統,在歷史、文化方面,東亞各地很多地方都受到漢文化影響而形成漢字文化圈,像二十世紀之前,在中國、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等地多使用傳統漢字書寫的文言文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

 

    早期的漢字是由圖畫發展起來的,描繪事物的形象的精細和粗略就產生了簡繁的區別,由此可知在漢字簡化前就有簡繁文字的存在。

  

     現在人們一般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的簡化字稱為「簡體字」(可追朔至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對文字及語文教言和國家發展的討論),但事實上其正式稱呼應為「簡化字」,「簡筆字」是流行的形體較簡易的俗字,例如「臺」寫作「台」、「鏽」寫作「銹」等,這些寫法在繁體中文中亦經常出現。而「簡化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簡筆字的基礎上整理改進後公布的法定簡體字,使用上具有唯一性。

 

    一九三二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國音常用字匯》,確定了現代中國國語標準音系,還收錄了部分「破體」、「小字」等宋元以來「通俗的簡體字」;一九三五年中國正式以國家體制推行簡體字發佈《簡體字推行法令案》,一九五六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頒布《漢字簡化方案》,希望透過漢字簡化逐步達成廢除漢字改行拉丁文的目標,一九六四年《簡化字總表》共收兩千兩百七十四個簡化字及十四個簡化偏旁,簡化字形很多來自草書楷化或文獻中筆畫簡單的俗字、異體字、古字、假借字,也有當代人的創造。

 

       與香港的差異

       臺灣與香港、澳門雖同樣使用繁體中文,但用法仍有一些差異,像是「用語」不同,雖然香港、粵語均稱下車為「落車」,但臺灣的國語會用「下車」這詞。另外,「字形」也不同,例如香港常用的「綫」、「邨」,而臺灣則用「線」、「村」。

 

  • 小字典

    繁體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

    繁體中文,官方又名「國字」、「正體字」,僅在與滿、蒙、藏等其他族群區分時,方用       「漢字」一名。

    簡體中文,又稱為「簡體字」、「減筆字」,日本稱作略字。

    新文化運動,又稱五四文化運動,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

    育的人發起,主張「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 2023 by Graphic Design Porfolio.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