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18

Q17.你們臺灣跟中國的差別?

 

一、注音

     早期大陸也用注音,後來因為國際化改用漢語拼音。

      臺灣還是持續用注音,所以,臺灣人打的注音文,拿國字注音第一個字母當簡寫,例如:ㄊㄇㄉ(髒話:他ㄊㄚ馬ㄇㄚˇ的ㄉㄜ˙ 她們是完全看不懂的。

       相對的,他們也會打類似注音文的打法 拿漢語拼音第一個英文字當簡寫 例如他們常打的TMD (髒話:他Ta馬Ma的De)。

 

二、方言

     方言是地方語言,以臺灣的方言就是客家話.台語.原住民語等等。

     大陸人不稱"台語"要說"閩南語",不過他們的閩南語跟臺灣人講的台語腔調不太一樣,但是打字表達台語的話,會閩南語的大陸人是看的懂的,例如福建人(廈門.泉州.平潭...等)。

     大陸每個地方幾乎都有方言,福州有福州話、長安有長安話、上海有上海話、廣州跟香港一樣講粵語廣東話等。

 

三、習慣用語不同

       雖然臺灣跟中國都是說國語(普通話),

但隨著時代變遷,臺灣與大陸的習慣用語,

發展出各自不同的意涵。

       比較容易引起誤會,是兩岸習慣用語。

例如,在臺灣,女性喜歡被稱為「小姐」,被

叫「女士」,是尊稱;在大陸,「女士」也是尊稱,但「小姐」,則指的是在特種行業工作的女子。「阿姨」,在臺灣是年輕人對比自己年長許多,或與父母同輩女人的稱呼;但在大陸,「阿姨」這個詞可不能亂叫,指的是「家中的傭人」。大陸習慣稱呼較親密的朋友為「親愛的」、「寶貝」,但在臺灣,「親愛的」只能是男女朋友或夫妻之間,「寶貝」通常則是自己的小孩。就連「朋友」這個詞,在臺灣朋友就只是朋友,但在大陸「朋友」還隱含男女朋友的意思。除了稱謂之外,兩岸的形容詞,也有同詞不同義。窩心:在臺灣指對方很體貼、讓人心裡感到暖意;大陸則是反義,指的是「讓人感到不愉快」,很「鬧心」。可愛:在大陸帶有幼稚的意思;在臺灣,可愛是非常普遍,跨年齡、跨性別的正面稱讚。在臺灣,為了表示客氣,會說請您「批評指教」,但是「批評」在大陸有清算的意思;另外,臺灣人一天到晚都在「檢討」,在大陸,「檢討」是很嚴重指責的意思。

 

四、文化不同

地域性

     中國文化=大陸文化。

     臺灣文化=島國多樣文化。

政治性

     臺灣的政治文化屬於近現代國家的公民文化。

     中國大陸則為強烈封建國家的臣屬文化。

 

   臺灣文化包含相當多原住民的元素。又受到漢文化,早期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現代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衝擊與滋潤,形成了特有的島國多樣文化:多元、開放、和平,包容、不分階級的特質。更難得的是自由民主的觀念形成,比中國在一九一九的五四運動時推動現代化更早(可以說自一八九五日本領台開始,或說自後藤新平設學校,推動現代化開始)、更普遍、更深入,是絕不同於中國的大陸文化。中國文化呈現的特色是:保守、封閉、自以為是;又因深受禮教的束縛,長年極少變異。士農工商階級分明。統治者一旦掌權,常常以恐怖高壓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前中國歷朝都有帝王是如此,毛澤東更是如此(他殺了三百多萬人),蔣介石來臺灣也殺了二萬多人。這是臺灣人所無法忍受的事,可是在中國文化當中,歷代帝王之間即可找到很多例子。

 

  臺灣與中國基本上有這許多不同,所以若說臺灣人是中國人,那是完全錯誤的印象。

 

  • 小字典   

    注音:phonetic/方言:dialect/習慣用語:usage/

    地域性:regional/政治性:politica

© 2023 by Graphic Design Porfolio.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